天安体检小贴士:如何通过血常规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?
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,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相似性,因此,及时辨别、诊断治疗也尤为重要。想要进一步确诊还需进行专业的检查,比如常见的血常规检查。如何通过血常规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?武汉天安医院体检科小编给大家进行了整理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!
血常规检查
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(RBC)、血红蛋白(Hb)、白细胞计数(WBC)、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(PLT)等,其中能作为区分依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:
①白细胞计数
一般来说,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降低,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。
病毒感染机体后,病毒或损伤细胞释放出的毒性物质可引起炎性浸润,这类细胞虽能被吞噬,却无法杀灭,能在细胞内生长复制,使得白细胞死亡,计数下降,比如水痘、麻疹等。
当致病细菌侵入机体后,机体会做出保护性的自卫反应。吞噬细胞会入血并向感染部位移行集中,以此来和细菌作战,致白细胞升高。
②白细胞分类计数(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)
一般,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,多提示细菌感染;淋巴细胞比率升高,则多提示病毒感染。
此外,还可以参考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(数值升高代表细菌感染;降低则可能为病毒感染。);降钙素原(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感染等数值升高;自身免疫、过敏和病毒感染时一般指数不会升高)。